李维维
女,1980年1月,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为《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主讲研究生课程为《土木水利类专业课程与教材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累计发表论文23篇。
E-mail:342154767@qq.com
■ 科研项目(含已完成、在研的、教学改革方面的,按时间倒序排列,限填以主持人身份实施的项目)
1、《土木工程材料》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贵州省教育厅,省级一流课程,2022.09-2027.09;
2、生成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贵州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2022.12-2024.12;
3、外掺氧化镁膨胀材料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中的膨胀效应研究,贵州省科技厅,省基金
2020.03-2023.03;
4、《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贵州师范大学,校级一流课程,2020.12-2023.12;
5、《土木工程材料》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贵州师范大学,校级一流课程,2020.12-2023.12;
6、《土木工程材料》“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的建设,贵州师范大学,“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建设,2019.03-2019.12;
7、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贵州省教育厅,省级教改项目,2017.12-2019.12;
8、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例,贵州师范大学,校级创新创业基金项目,2017.12-2019.12;
9、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团队建设,贵州师范大学,校级课程-团队建设项目,2016.12-2018.12;
10、试体尺寸和骨料粒径对外掺氧化镁介质压蒸膨胀变形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贵州省水利厅,厅级科技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13.07-2016.06;
11、外掺氧化镁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模拟研究,贵州省科技厅,省校联合基金项目,2009.09-2011.09。
■ 著作与论文(含中外文著作、教材、论文,按时间倒序排列,限填以独立作者、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或出版的论著)
1、李维维、王海霞、杜云丹、王红瑛、杨华山,生成性教学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的应用探索,山西青年,2025,(11):181-183,2025年07月;
2、李维维、覃维祖、颜少连、方坤河、杜云丹、杜向琴,大掺量粉煤灰对外掺MgO水泥基材料膨胀性能的影响,混凝土,2025,(01):115-119+124,2025年02月;
3、罗杰、李维维*、任瑞、黄宗辉、熊添祥、杨华山、李源嘉、甘政权,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水电能源科学,2025,43(01):84-88,2024年11月;
4、李维维、宋子宇、赵振华、卢炜、徐再贤,小尺寸压蒸试件的MgO水泥基材料微观结构研究,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24,44(05):60-64+79,2024年09月;
5、李维维、杨华山、杜云丹、赵振华、车玉君、陈荣妃,创新创业教育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的应用,教育教学论坛,2020,8(34):157~158,2020年8月;
6、李维维、杨华山、杜云丹、赵振华、车玉君、陈荣妃,过程考核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的应用探索,教育进展,2020,10(3):358~361,2020年6月;
7、李维维、高宽能、杨华山、叶鸿宏、陶 鑫、王昌林、蒋贵平,植生型“夹心”生态混凝土的试验研究,混凝土,2020,(4):110~113,2020年4月;
8、李维维、杨华山、杜云丹、赵振华、车玉君、陈荣妃,大学生学习驱动力的培养探索,改革与开放,2019,(20):96~98,2019年10月;
9、李维维、杜云丹、赵振华、杨华山、车玉君、陈荣妃,知识竞赛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教育现代化,2019, (51):198~199,212,2019年6月;
10、李维维、杨华山、王晓斌、姚常伟、黄宗辉、杜云丹,“问题驱动”教学法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中的应用,教育教学论坛,2019,5(20):177~178,2019年5月;
11、蒋贵平、李维维*、黄言佳、兰茂林、李家锦、冯冰珊、丁文良、钟 荣、莫延兴,绿色净水生态混凝土研究应用,混凝土世界,2019, (3):76~79,2019年3月;
12、夏世杰、李维维*、代 旭、王代花、胡武威、陈先婷、蒋贵涛、吴 萌,“唯美”混凝土试验研究,绿色科技,2019, (4):137~141,2019年2月;
13、冯义林、李维维*、杨华山、叶鸿宏,城市污水底泥绿色植草砖的试验研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7,42(1):66~69,2017年1月;
14、李维维、陈昌礼、雷 平、杨华山、冯义林,外掺MgO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功能材料,2017,47(2):02166~02171,02176,2017年2月;
15、李维维、陈昌礼、李良川、冯义林,外掺MgO水泥净浆和砂浆小尺寸试件的压蒸膨胀变形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34(1):160~165,2016年2月;
16、冯义林、李维维*、陈昌礼、宋忠朝、候昊呈,不同尺寸的氧化镁水泥砂浆压蒸膨胀变形和孔隙结构的试验研究,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5,13(6):142~147,2015年12月;
17、李维维、陈昌礼、方坤河、陈荣妃,粉煤灰对外掺氧化镁混凝土压蒸膨胀变形和孔隙结构的影响,建筑技术,2014,45(1):80~83,2014年1月;
18、李维维、陈昌礼、赵振华,MgO掺量对碾压混凝土拱坝抗裂性能的影响,混凝土,2013,(7):36~39,2013年9月;
19、李维维、陈昌礼、方坤河、杜亚楠,水灰比对外掺氧化镁的介质孔隙结构参数的影响,贵州水力发
电,2012, 26(3):56~67,2012年6月;
20、李维维、陈昌礼、方坤河、刘小萤,水灰比对外掺氧化镁的介质压蒸膨胀率的影响,混凝土,2012,(4):55~57,2012年4月;
21、李维维,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2,03:24~25,2012年3月;
22、李维维,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方法探讨,山西建筑,2012, 38(6):281~282,2012年2月;
23、李维维、陈昌礼、方坤河、杜毅,水灰比对外掺氧化镁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影响,水电能源科学,2011,29(10):57~59,2011年10月。
■ 获奖与荣誉(按时间倒序排列,建议限填省部级或国家一级学会和协会授予的奖励和荣誉。若没有,该项将被删除)
1、水利工程坝体高掺MgO混凝土的超长龄期自生体积变形研究,贵州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3),贵州省人民政府,2022.05;
2、贵州师范大学“思贤名师”教学骨干。
■ 学术职务(按时间倒序排列,建议限填省部级或国家一级学会和协会的学术职务。若没有,该项将被删除)
1、贵州省预拌混凝土行业技术专家库“专家”。